11月12日,以美著稱的全本話劇《紅樓夢》在陜西大劇院順利開演。這場長達6小時,或者說兩萬一千六百秒的演出,跨越了晝和夜,模糊了現(xiàn)實與夢境,也照見了過往和現(xiàn)實。 早在開演前,大廳如云密集的觀眾似乎就已經(jīng)預示了這場演出結(jié)束后如海翻騰的盛情歡呼····· 幻與真恰似故事的雙重走向 當舞臺上三面巨大的 “白墻”跟隨劇情打開時,像極了一本三面翻開正待人細細讀來的書本。 由是,那一場“白玉為堂金作馬”的極致富貴裹挾著那一段“神仙何幸下瑤臺”的極致奢華,牽起了所有人對于《紅樓夢》的思與念。 話劇全本由“風月繁華”(上)和“食盡鳥歸”(下)組成,用詩意將喜之極、悲之切演繹得淋漓盡致;借舞韻將人情冷暖和至真至純表現(xiàn)得細膩哀婉。 就原著而言,《紅樓夢》是很少見的先說結(jié)局、再說原委的長篇小說。因此,話劇《紅樓夢》的開篇,就在隱隱約約間,多多少少透露了一些人物的命運和結(jié)局。 但話劇與小說講故事的方式完全不一樣。在打破了原著的時間線后,這一版的《紅樓夢》基于人物關系,人與家族、政治、社會關系等宏大的故事背景對原著進行了重構。 當然,在大時代下,它也從未忘記小人物的存在。當劉姥姥魔術式的變出花簪在頭上時,全場發(fā)出了會心一笑,而她與巧姐的結(jié)緣也成為了故事最后不可忽視的一抹暖光。 在走進劇場之前,早已料到這是一場“美夢”,卻也沒有料到,原來一紅一白便能訴盡衷腸,描繪一場五彩斑斕的幻夢。 紅與白宛若命運的雙生鏡像 據(jù)說,這部劇自2021年9月被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搬上話劇舞臺以來,每一輪演出都在不停打磨和提升。 該版《紅樓夢》中的服飾大量選用了白色,并以此帶入了主角視角。比如說:“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的林黛玉,將大觀園視作純凈地的賈寶玉。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紅”。紅色不僅是一個視覺上的點綴,更像是人物對生活的一點牽掛和期待。
當繁華逝去,富貴不再迷人眼,一種涌動的悲涼讓我們重新打量經(jīng)典,也領略到了極致的當代中式美學。
古與今雙寶玉領銜群仙之境 當極繁的文學世界變成了極簡的舞臺世界,再配上傳統(tǒng)戲曲元素的現(xiàn)代化應用,這場云集了國際著名舞美、國家一級編劇、國家知名新銳服裝設計師等藝壇大咖的演出,憑借著金陵十二釵、落紅、太虛幻境等種種意向讓我瞬間有了“歸宗式”的沉浸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