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fā)布時間: 2024-6-25 20:36
正文摘要:貌似是按喜好各報各的,數據暫未沖突,高新的暫時還查不到,希望有壇友后續(xù)能陸續(xù)補充到包括交大附中和師大附中以及二梯隊的各學校,現在諸如西中 濱河 一中 三中 長安 ... |
我記得有學校 初中部 自從把城中村的學生收了 就說學校不行了 那是學校不行了? 老師還是那些老師 那是學生不行了 |
交大創(chuàng)新港,第一屆生源質量一般,很多都是周邊的學生,還有咸陽的。今年一般過600分,100%上一本線。這就是好學校,讓普通娃都能上一本。很多人關注的那些靠掐尖考高分的,其實與普通老百姓關系不大。 西工大附中除了子弟外,全部是掐尖進去的。這些娃中考基本都是西安市前2000名以內的,但高考的時候也沒有全部都是高分。相反,不夠五大提檔線的,那就8000名開外的人,進了26中和交大航天的,反而有考全省前幾百名的。 好學校就是讓奧拓進去,奧迪出來。 那些是掐尖的飛機進去,摩托車出來的學校,不是好學校 |
左小花火 發(fā)表于 2024-6-25 21:14 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把這些清北生分布在各縣,可能有一半上不了清北。成績決定于智商、班級氛圍、老師的學識和見識。孩子智商不變,放在縣中學后兩項條件欠缺,基本就廢了。比如,上清北的一半以上靠競賽招生,縣城根本不具備條件。 |
鐵一和高新是壞種,好多生源是從隔壁省引進過來的,給自己充門面。 高考本來是各省自己排隊錄取,被這幾個學校搞成了生意,侵害了陜西人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