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發(fā)表于 2021-4-30 13:45:01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來自: 保留地址
我記得2011年還是2013年,世界遺產(chǎn)大會在西安召開。有個比利時學者發(fā)文章痛斥西安的歐式廣場,是把大雁塔和丹鳳門作為房地產(chǎn)開發(fā),與中國古代城市不一樣,所以他覺得惡心。華南理工有個建筑師在建筑學報上駁斥了他的觀點,具體咋駁斥的,我忘了。直到今天,我非常理解那個比利時人,中國的城市發(fā)展和他們那套不一樣。就連他們覺得不錯的蘇州老城也在拆掉一整片,做仁恒藕前和藕前版本的太古里,阮儀三評價很高。他們覺得不錯的南京中華門外報恩寺遺址附近,也拆的只剩下新建的報恩寺了,哦,還有學習曲江模式引進的文華東方。中華門內(nèi),門東地區(qū)改成了老門東,門西地區(qū)還是他們喜歡的老城,有興趣,甚至可以去逛逛那些快要塌完了,租給外來人的不體面的明清老宅。我覺得曲江模式挺好,不一定適合中華門和秦淮河,但是基本上是在從西安輸出到南京的過程中,大家以為東南大學的陳薇等人,對中國古建,尤其是明清南京的城市和建筑不了解嗎。我只覺得有些人太講究了,和他心里守護的長安,不能有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