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河”光從字面上看,就飽含了最初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雖然它和被人們津津樂道的“長安八水”相比,只不過是一條不為人所熟知小河流。但是在灃東新城王寺街道的許多村民看來,這條籍籍無名的小河,給了祖輩們棲息生息繁衍之地,也給了他們最初的關于水的童年記憶。
在村民們的記憶里,兒時太平河里有小魚有河蝦,每到夏季,村里的孩子都愛在河里玩耍。可是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這種情況發(fā)生了改變。村子周圍興建起了工業(yè)園,緊接著造紙廠、印染廠便如雨后春筍冒般了出來,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沒有被處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進了太平河。自此,再也沒有村里的孩子去太平河玩耍,取而代之的是一根根的排污管道,太平河成了“排污渠”。
2017年,西安市治污水工作推進會暨太平河截污工程在灃東新城啟動,太平河由此開啟了漫漫治污之路,新生之路。
因水而來、憑水而立、依水而興,灃東集團水務公司作為太平河綜合治理項目代建單位,圍繞西安市全域治水總體思路,在沿線兩側納管截污的基礎上,對太平河進行全面綜合治理。
目前,太平河綜合治理項目灃東中央核心區(qū)段約4.3公里及漢溪湖段箱涵已建設完成,其中108國道段、綠地段等重要節(jié)點均已具備對外開放條件。同時,水務公司通過由貧困戶組建成立的太平河巡查隊,每日對全線進行不間斷巡查巡檢,進一步確保了河道水質在不斷治理的過程中不被破壞。昔日“排污渠”已經成為美麗的生態(tài)景觀帶。而太平河其他各段也已全面啟動設計和建設工作,2020年將完成太平河約10.7公里的建設任務,待全段建設完成后,太平河將成為一個集生態(tài)景觀、綠道觀光、調配水多功能為一體的水系廊道,實現(xiàn)水清、岸綠、景美。
增綠治水提標
重新定義宜居宜業(yè)新生活
太平河全線治理計劃增綠約111萬平米,河道水面擴大至 86萬平米,進一步提高防洪標準。同時,太平河沿線4個污水處理廠將對出水進行凈化提升,達標后補充進入太平河;規(guī)劃建設3個全地下水質提升站,每日凈化河水約46萬噸;太平河將發(fā)揮河道生態(tài)綠肺的功能,以海綿城市水系生態(tài)治理為目標,重新定義灃東新城宜居宜業(yè)新生活。
開放空間資源
打造現(xiàn)代都市生態(tài)綠肺
太平河全段設計景觀公園若干個,規(guī)劃攔水壩5座,面積超12萬平米的水生態(tài)修復區(qū)2個,規(guī)劃地下空間綜合體4塊,景觀步道約5萬米,運動場所10個。其經貿、科技、休閑、生態(tài)、運動五大主題板塊將重新定義生活方式。
豐富群眾體驗
以創(chuàng)新科技展現(xiàn)生態(tài)之河
“空間”與“功能”結合,濱水岸線設計與城市街道、廣場、公園、建筑相結合,將太平河營造成為聯(lián)系城市建設用地各片區(qū)的生態(tài)活力廊道。智慧科普體驗區(qū)、開放廣場區(qū)、智慧跑道、智能配套裝置等群眾體驗項目,不僅將現(xiàn)代科技與景觀充分結合,將傳統(tǒng)運動與智能科技完美融合,更是全面倡導了區(qū)域群眾健康、活動、運動的生活方式,豐富了區(qū)域群眾的生活體驗。
新生后的太平河“枕河而居”
融“水、林、城”于一體的
“新水岸生活風情”畫卷
正在徐徐展開
……
1600436539508527.jpeg (172.21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2020-9-18 21:41 上傳
1600436539602727.png (80.34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2020-9-18 21:41 上傳
1600436539649418.png (26.18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2020-9-18 21:41 上傳
1600436539662283.png (126.34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2020-9-18 21:41 上傳
|
悅西安相關推薦: 上一篇:重磅?求證,加討論。下一篇:好消息:西安火車站首段地下結構封頂,地下結構9月底全部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