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米字型”高鐵城市有望增至六城 西安將第二個建成 “米字型”高鐵樞紐,首先明確一下定義,即至少要有八個方向射線呈均勻分布,而不是呈扇形狀,如廣州、上海、北京等城市;同時各條線路均需由樞紐內(nèi)部的車站獨立引出,且不是止于一個城市(如武漢至宜昌的兩條高鐵只能算一個方向)。完全符合上述條件的,目前只有鄭州、西安、武漢、重慶、合肥等5個城市。 鄭州是首個落實米字型高鐵規(guī)劃的城市。2022年6月,隨著濟鄭高鐵(鄭州至濮陽段)、鄭萬高鐵建成通車,鄭州在全國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鐵網(wǎng)。8個方向涵蓋京廣、濟鄭、徐蘭、鄭阜、鄭萬、鄭太高鐵等6條線路。 西安將是第二個建成的城市。目前已建成徐蘭、大西、西成、銀西等4條線路,在建南北縱向的西延和西康高鐵、東南方向連接武漢的西十高鐵,除西延高鐵今年有望通車外,西康和西十均計劃在2026年建成通車。也就是說,西安“米”字形高鐵網(wǎng)將在明年建成落地。 鄭州和西安也是我國最標(biāo)準(zhǔn)的“米”字形樞紐城市,即8個方向的指位都非常方正和明確。 重慶在2018年正式提出構(gòu)建成都、蘭州、西安、鄭州、武漢、長沙、貴陽、昆明8個方向的“米”字型高鐵網(wǎng)。目前,成都、貴陽方向已建成,昆明方向的渝昆高鐵已通車到宜賓,長沙方向的重慶至黔江高鐵上半年即將通車;武漢方向已開通時速200公里的渝利鐵路,滬渝蓉高鐵宜昌至涪陵段已在去年底開工;西安方向的安康至重慶高鐵預(yù)計2028年建成。而剩余蘭州方向,既有蘭渝鐵路標(biāo)準(zhǔn)較低,只有重慶至廣元段時速能達(dá)200公里,規(guī)劃的蘭渝高鐵一直未進入國家層面規(guī)劃,但未來亦可借助遂渝+綿遂+川青鐵路實現(xiàn)。重慶的“米”字高鐵網(wǎng)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武漢和長沙方向趨同,缺乏東南向與廣州方向的直達(dá)高鐵線路。 武漢的8個方向也不是很方正,加上在建、已入規(guī)的項目有10余條。如把京廣和沿江通道作為縱橫軸的話,算上已建成的漢十、武九高鐵,則6個方向已建成。還缺少阜陽方向的京港高鐵阜陽至黃岡段以及張家界方向的武張高鐵。阜陽至黃岡高鐵已納入國家“十四五”規(guī)劃,因此線路引入武漢樞紐也至關(guān)重要;而張家界方向湖北計劃升級仙洪監(jiān)鐵路并延伸,或新修往荊州、澧縣方向的線路,具體方案需待“十五五”鐵路規(guī)劃出臺,建設(shè)還為時尚早。 合肥的“米”字形線路則比較復(fù)雜,在建、規(guī)劃的線路也有10余條,合肥提出的口號則是打造12向的“時鐘形”高鐵網(wǎng)。目前在建合新、滬渝蓉、巢馬,規(guī)劃南信合、合池高鐵,因此其“米”字形亦有多種組合。如以京滬-合福、沿江高鐵為“十字軸”,則今年合新高鐵建成后,“米”字高鐵網(wǎng)也將基本建成,滬渝蓉、南信合高鐵等線路則是“錦上添花”。同時,合肥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建成后全部是時速350公里高鐵的“米”字形樞紐城市。 2月21日,在濟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市交通運輸局介紹了2025年濟南加快打造“米字型高鐵網(wǎng)”的建設(shè)計劃。目前,濟南市正積極向上爭取,盡快將萊蕪至臨沂、德州至商河、濱州至淄博至萊蕪3個項目納入國家“十五五”鐵路發(fā)展規(guī)劃。而萊蕪至臨沂高鐵正是濟南“米字型高鐵網(wǎng)”的重要“一捺”。目前,濟南“米字型”高鐵網(wǎng)中的京滬高鐵、濟青高鐵、石濟客專、濟萊高鐵、濟鄭高鐵已經(jīng)通車,濟濱高鐵將確保在2026年建成。則濟濟高鐵成為“米字型”高鐵的最后一條線路,濟南將成為全國“米字型”高鐵城市第六城. 另外,如武咸昌、昌福廈高鐵能順利入規(guī),南昌也是最接近“米”字高鐵的城市,但西南方向始終會缺一條高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