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elloworldl 于 2023-7-21 20:41 編輯
相比亞洲甚至世界,我國對于高鐵的建設是有很高的安全設計余量的。250和350時速標準主要在曲線半徑和緩和曲線等指標有差異,只要略微修訂安全標準,在安全限度內(nèi)減少部分設計冗余,至少提速到300公里問題不大。 ******************************************************************** (以下內(nèi)容源自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5833168 中國高速鐵路線間距 隧道凈空標準余量過大 不屬于影響運營時速的標準 故本次僅討論曲線半徑和緩和曲線方面 首先曲線半徑并不是決定設計時速的唯一標準 同樣的曲線半徑 緩和曲線長度不一樣 設計時速就不一樣 設計時速和曲線半徑?jīng)Q定了超高 ……………… 現(xiàn)有的300級別車輛條件,在線路要求超高放寬至130mm,超高變化率35mm/s時運行的舒適度不是問題。 雖然350降標250的線路降標時基本上維持了原設計時速的曲線半徑,但是由各大降標線路降標后緩和曲線僅為250標準,所以在不改變緩和曲線的情況下,強行加超高來滿足90mm的欠超高要求會使得超高變化率會猛增,且大于了35mm/s,導致舒適度下降。所以在滿足超高變化率不大于35mm/s情況下,利用車輛良好的抗衡向力的能力,適當?shù)恼{(diào)整調(diào)整欠超高標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35mm/s和130mm的情況下,舒適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還可以發(fā)揮出降標高速鐵路的潛力,也可以省去在兩地之間重新修建第350通道的費用,讓降標線路沿線地區(qū)用最少的時間和財力擁有一條準時速350的高速鐵路。) ******************************************************************** (以下內(nèi)容源自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731332/answer/168439474
先說結(jié)論,在不采用擺式列車的情況下【絕大部分設計為250km/h的線路】能夠提升到320km/h 【部分線路在部分區(qū)段】能夠提升到350km/h 一、說到提速,首先要說到超高,與超高有實設超高、過超高、欠超高三個概念 【實設超高】就是轉(zhuǎn)彎的時候路面有多斜,這個并非固定的值,可以通過軌道扣件等進行調(diào)整。 【過超高】就是路面的斜度不夠,有一種被甩出去的感覺。 【欠超高】就是路面太斜了,欠超高過大的話會導致乘坐不舒適,對于貨車來說如果欠超高高于規(guī)定幅度可能會發(fā)生傾覆。
二、線間距
線間距其實屬于舒適性設施,通常只會影響鐵路會車時的舒適度,和鐵路時速關系不大,東海道新干線的線間距是4.2,山陽新干線的線間距是4.3,TGV的線間距是4.6,對于提速來說,線間距并非決定性因素。 三、緩和曲線長度 緩和曲線長度國內(nèi)的標準大約是0.8~1.2Vmax,國際上的標準在0.4~1.0Vmax之間,國內(nèi)標準余量留得還是比較足的,如果真準備提速的話,內(nèi)部的標準也會做相應的改動,緩和曲線長度也并非決定性因素。 四、信號系統(tǒng) 現(xiàn)有250km/h有砟線路的信號系統(tǒng)主要是CTCS-2,通常認為其追蹤間隔為5分鐘,最大速度250km/h。 其實本身CTCS-2也還是有較大的潛力的,可能是原鐵道部為了推CTCS-3系統(tǒng)而有意限制了其標稱的潛力。CTCS-2有個兄弟叫CTCS-3D ,是原版進口產(chǎn)品,現(xiàn)在應用于京津城際,和CTCS-2同樣采用了軌道電路+應答器+ATP的設計,早期同樣能上350km/h。現(xiàn)有250km/h高速鐵路不改造信號系統(tǒng)直接提至300km/h問題也不大。 信號系統(tǒng)往往也并非決定性因素,其價格對于高速鐵路系統(tǒng)來說可以算是九牛一毛,即使加裝個CTCS-3也沒多少錢。 )
|